
暑期、汛期来临,水域成为市民、游客、学生纳凉的热门区域,但野浴、涉水嬉戏等行为暗藏致命风险。哈尔滨市公安局阿城分局聚焦这一网红景点,针对水域安全风险,构建了 “人防 + 技防 + 宣防” 的 “三位一体” 防控体系,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。

红星水库位于阿城区红星镇,建于 1975 年,是阿什河支流冒西河上的重要水利工程,设计库容 2700 万立方米。水库距离哈尔滨市中心仅 47 公里,车程约 50 分钟,是哈尔滨周边最受欢迎的大型亲水旅游目的地之一。红星沙滩浴场占地 30 万余平方米,以细腻的沙滩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。浴场禁止游泳,只允许在沙滩区域玩水。水库的水深变化大,部分区域水深可达 4 米,水下地形复杂,存在暗流。

科技赋能智慧监管
阿城公安联动水务部门、街道办及红星水库管理部门在水库沿线安装了 30 余个高清摄像头,实现对重点区域的 24 小时智能监控。这些设备可自动识别危险行为(如游客越界进入深水区),实时推送报警信息。同时,通过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,消除地面巡逻盲区。
强化巡逻消除隐患
组织警力开展高频次巡逻。每日安排 2 组警力联动红星水库管理部门,采取 “车巡 + 步巡 + 舟巡” 的模式,在 9 时至 21 时客流高峰时段开展不间断巡查。在网红打卡点、亲水沙滩等重点区域联动景区安保人员设置固定执勤岗,配备救生圈、救生绳等救援设备。此外,联合文旅、水务等部门每周开展安全检查。7 月至今,已整改护栏、救生设备缺失等安全隐患 16 个。
创新方式宣传教育
联动红星水库管理部门在浴场入口设置沉浸式体验区,通过 VR 设备模拟溺水场景,增强游客风险意识。指导水库管理部门利用广播系统实时播报水位变化和安全提醒,在高温时段增加频次。属地红星派出所还通过 “14+N” 微信群,每日推送防溺水警示案例,重点覆盖周边商户、民宿业主等群体。

警民携手筑牢防线
阿城分局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域安全管理。培训浴场工作人员、商户业主成为 “安全观察员”,发现险情第一时间报警;组建由民警、街道村屯干部、消防员、保安员、企业员工、志愿者组成的 3 支 “水域救援突击队”,每月开展联合演练;指导水库管理部门在浴场周边设立 3 处 “安全驿站”,提供问询、救助和防溺水宣传服务。7 月以来,已成功劝阻野泳行为 30 余人次、救助遇险游客 2 人,辖区水域安全事故零发生。
下一步,阿城公安分局将持续优化防控措施,通过 “传统 + 科技” 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效能,让市民游客在享受清凉的同时,拥有更安心的亲水体验。

警方提示
1、遵守规定:红星沙滩浴场禁止游泳,请勿进入深水区。
2、看护儿童:家长务必全程陪同,避免孩子单独近水。
3、注意警示:留意水位变化和警示标识,遇雷雨天气立即撤离。
4、科学施救:发现溺水者应大声呼救,向附近执勤警力求助或拨打 110 报警,切勿盲目下水救援。
公宣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骁
图片由市公安局提供
编辑 姜沫莎

